岁月如流水,带走了人们的许多记忆。
而1970年国庆节前夕,我校原计算机专业老前辈“国庆献礼”的故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一、五十年代 在科学的春天里孕育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全国科技界、学术界和教育界都深受鼓舞,思想活跃、热情高涨,干劲十足。
1958年,我校数学系党总支书记樊万清、副书记徐福臻在“大搞科技,猛攻尖端”的国际、国内大气候的影响下,大胆提出了一整套设想:要在东北地区师范院校中率先发展我们学校自己的计算机事业,即:1、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2、成立计算机工厂;3、建立“计算数学”专业。 同年派刘长欢、尹松柱、姜哲炫三位同志分别到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计算技术”和“计算数学”。同时,在数学系建立以徐福臻同志(后任中国科学科院计算机中心主任)为核心、金长泽、黄启昌(后任东北师大校长)、赵崇林等同志为辅的计算机专业的领导班子,分别负责专业和工厂的筹建工作。当时的工作条件无任何资料、设备、工具,一切白手起家,从零开始。
1960年4月,经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批准,数学系成立了计算机专业,由徐福臻任专业主任,并从应届毕业生择优抽调高珍、翟耀宗提前工作,与程维松、刘长欢、姜哲炫同志一起着手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和“103型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当时,还抽调了二年级刘世庆,崔桐印等十多名学生从事实验技术工作。同时,黄启昌、赵崇林同志领导部分学生进行手摇计算机和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手摇计算机、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齐头并进,成为计算机专业的主题科研任务。
图1 1961年欢送学生归队学习。前排(左三起)依次为徐福臻、刘长欢、刘凤璞、姜哲炫、高珍(前排右一)、翟耀宗(第二排右三)、徐芳芝(第三排中间位),许凤(第二排左三)
1961年春,第一台汽车模拟式电子计算机在设备及其简陋的艰苦条件下研制成功,手摇计算机也开始了批量生产。他们成为当时吉林省科学成果展览会的重要展品。不久,“103型数字电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当时国内还没有自己设计的图纸,就借鉴从苏联引进的M3计算机图纸,买不到进口电子管等元器件,就改进图纸和国产元件参数保证功能的实现。最难制作的是内存存储器,需要由3万多颗小米粒大小的磁芯环组成,工艺要求非常精细。面对一个个技术难题,大家刻苦攻关,用了两年的时间基本完成了“103机”主体框架和大部分元器件的改进及组装工作,只是部分器件因当时采购困难而处于了等待之中。
二、六十年代 三次挫折经风雨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三次大挫折接踵而来。
第一次挫折:因国家经济困难被迫“下马”
六十年代初,国民经济因自然灾害出现困难。1962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计算机专业于1962年夏天“下马”。为保存专业师资队伍,数学系领导决定刘凤璞、刘长欢、姜哲炫、尹松柱、高珍、徐芳芝、金义忠、刘世庆、霍久明等同志继续进行计算机的研制。被抽调为实验技术员的学生提前归队继续学习,其他老师也都分配到各教研室从事教学工作。
第二次挫折:受“文化大革命”冲击而停工。
1965年国家经济条件稍有恢复,校系领导决定适度恢复计算机的研制工作。此时开始了计算机的分机调试。由于人员少、资金缺,整整用了一年时间,直到1966年7月才完成分机调试,准备进入联调阶段。同年,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工厂停产,学校停课,“103机”的联机调试工作也被迫中断,同志们辛苦多年组装的计算机随时可能被毁。尤其在“文革”两派“武斗”期间,数学系正门被封了好几个月,为保护机器,姜哲炫、刘长欢两位同志,约定每周五的晚上集合,如武斗打枪激烈,就在数学楼旁边的小树林里躲枪,然后从窗户爬进二楼机房,给机器加电除湿。这场特殊的“保卫战”从没间断过!……
第三次挫折:因教师“插队落户”队伍险些被解散。
1969年冬,“革命群众大联合”。好不容易盼来了可能恢复联机的转机,但大批教师要搬家到农村“插队落户”,眼看着耗资几十万元的、孕育了九年的计算机真的就要被夭折了!大家心焦如焚。“革委会”的部分干部,觉得将这台计算机搁浅太可惜,所以还是保留了机器研制组的主力教师。由刘长欢同志牵头组织工作。那年冬季,学校教学楼没有暖气,为免遭机器冻坏,只好用土暖气,由教师日夜轮流生火保温,让这台“命运”坎坷的机器得以安全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
三、七十年代 长风破浪会有时
1970年,冬去春归。终于盼来了“103机”可以恢复调试工作的好消息。经校批准,从农村提前抽调翟耀宗、丁有豫、崔桐印等同志回校充实调机力量,“战友们”重新团聚、兴奋不已。为把失去的两年时间抢回来,各个抢挑重担、通宵达旦大奋战。那时晚上加班没有一分钱加班费,更没有工作餐。饿了,就拿出自带的高梁米(当时大米非常少),用饭盒在机房里煮得半生不熟就着咸菜吃一口;困了,就坐在椅子上打个盹又继续工作。当时生活不仅艰苦,人员也只有刘长欢、姜哲炫、翟耀宗、高珍、徐芳芝、金义忠、尹松柱、丁有豫、刘世庆九位同志,其中最高职称仅为助教级的教师,这与国内中科院、738专业生产厂等生产计算机单位的人力和物力相比不知相差了多少倍。
但是,为了把当时最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引入我校的教学,保证学生尽早地接触计算机知识,使东北地区师范院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跟上国家的快速发展,大家以苦为荣,毫无怨言,硬是凭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十年磨一剑”,终于在1970年国庆前夕,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将这台全部由国产元器件组成的“103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圆满研制成功。由翟耀宗老师编写的“东方红”乐曲程序首次通过“103机”机播放,响彻在东师校园上空。
这台计算机犹如庞然大物,巍然屹立在数学楼的二楼大机房里,共计使用800多个电子管、2000多个半导体二极管、3万多个磁芯,总计12万多个焊接点,机器所用原件全部国产化,4个大机柜是由许凤同志当时带领学生去汽车厂板金加工完成的,其重量约2吨,占地面积约60平方米。由于磁芯材料价格昂贵原因,内存存储器容量仅为1k地址。老前辈们刻苦研发 ,通过技术革新在运算速度上实现了3000次/每秒,比苏联原图纸设计的30次/每秒提高了100倍。
图2 1970年,我校自行研制的“103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该机所用部件全部国产化
2010年,刘长欢老师在审阅修改这段历史资料时曾自豪地回忆:“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我们学校是最早开设计算机专业课、最早自行研制计算机的”,这台计算机作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第一代计算机成功诞生,不仅为我校创造了奇迹,也开创了当时70年代国内师范大学自行研制计算机的先例,这在当时国内综合性大学里都是少有的。
图3 2010年,刘长欢老师审阅修改该机历史资料手迹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
从1970年开始,这台计算机连续运转八年,使我校70—76届数学系的学生有机会学到了基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弥补了师范院校计算机教学没有实验设备的空白。同时还开办了计算机研究生班,为社会输送了专业人才,这台计算机不负初心,在东北地区师范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建设与发展中切实发挥了很好的“龙头”作用!
同时,在我校理科教师的计算机理论和应用研究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先后完成东北电力设计院、省建筑设计院、林业设计院等多部门、多项目科研计算任务,为当时吉林省及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有些项目获得了吉林省科技大会奖。还有两个项目(59181部队的“弹道相机专业计算机”设计制作、水电部白山电厂“拱坝设计的程序系统设计”),均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8年,这台计算机圆满完成光荣使命而“退役”,机器上的所有电子管、晶体管等几千个元器件都送给了东北师大附中物理组,为学生实验课而继续使用。
2010年,翟耀宗老师在回忆这段历史时感慨到:“这确实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03机”历尽艰辛,研制了十年之久,“如果这台机器退役时能有校史馆,留作纪念该多好啊!”,可见老前辈对这台机器的真挚情感是多么深厚!……
图4 1974年,我校原计算机教研室和59181部队合作的国防科研项目(集体合影)
后排左起,翟耀宗,李登克,徐芳之,刘长欢,苏乐元(部队),丁有豫。
前排右起,姜哲炫,刘师傅、高宝珍、高珍、付艳彩
因此,每当我们看到这台计算机的老照片,内心总有一种震撼和感动!……
“103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过去曾为东师的发展创造了奇迹,这份非同寻常的“国庆献礼”是东师历史征程上的一座金色丰碑,永远焕发光芒!
让我们怀着感恩之心,向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为我校计算机学科奠基、为东北地区师范院校计算机教育事业发展建功立业的老前辈们致敬!
图5 “103型数字电子计算机”主要研制人员,左起,高珍,刘长欢,姜哲炫,翟耀宗
一个班子,远见卓识、敢为人先;
一种信念,崇尚科学、猛攻尖端;
一个团队,刚毅执着、团结奉献;
一段经历,百折不挠、十年磨剑;
一种精神,自力更生、不惧艰险;
一台机器,命运坎坷、奇迹非凡;
一个使命,师范院校、龙头领先;
一个心愿,国庆献礼、意义非凡;
一笔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一把火炬,后人接力、代代相传!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党支部
蔡一枚 李登克 薛萍 崔玉环 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