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五老风采

文字驿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五老风采 >> 文字驿站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讲话的学习体会

发布日期:2023-10-16    作者:     来源:     点击:

图书馆退休教师 王淑芹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进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把自古以来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发扬光大,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文化是影响一个民族最持久的力量。尽管中华文明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主流文化,但其最核心的东西始终是没有变,那就是自强不息和家国情怀,这是我们最独特的文化基因。正是凭借这种基因,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每当灾难来临,存亡续绝之际,总有一群“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引领全民族奋力抗争,一次次走向复兴。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文明每一次走向强盛,都伴随着文化的极大繁荣。进入21世纪,中国再次兴起了文化热。这次是以中国历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流的文化热,完全是中国的,我们将其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代的伟大复兴。我们身处这样一个伟大复兴的时代,站在历史的拐点上,亲眼见证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历经百年沧桑,充满着动荡和巨变。对中国而言,更是决定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100年,不停顿的社会变动和巨大的社会进步。中国经历了从传统帝国崩溃到现代中国崛起的艰难历程,千头万绪的百年历史,总是围绕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主题,无数志士仁人顽强追求的目标,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其影响力的辐射,首先体现在文化的传播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临之际,“如果没有华夏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高特色,哪里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了解和读懂中国的历史。一个民族的历史是这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中国拥有世界上蕴藏最丰、品质最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比宝贵精神财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性。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等等。诸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这些中国文化思想的内容涉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治国理政、道德建设等诸多方面。是我们坚持“四个自信”,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塑造中国式现代化,形成新的现代文明。从而塑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模式,文化模式和文化内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中华文化日益彰显出穿越时空的深邃智慧和永恒价值。革命、建设、改革三个阶段的历史前后相续。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对中国人民来说都是第一次经历,没有现成答案,也缺乏成熟经验。因此,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道路,必须通过反复实践,逐步探索,才能成功。人们只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发现问题就去解决,认识错误就去纠正,才能逐渐学会应该怎么做。路就是这样闯出来的。现在,中国已经逐步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我们正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现代文明的新形态,让我们共同努力,发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